古典乐的另一副面孔
当保利剧院奏响柴可夫斯基悠长唯美的旋律同时,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同时进行着一场全新的探索——追逐、旅行、不肯停步的执着、难以言表的落寞,这是一份来自舒伯特时代的忧伤与孤寂,将在声乐剧场的演绎下,找到忙碌都市的共鸣,将音乐、舞台与蒙太奇影像结合,呈现在素以时尚、新潮为标签的三里屯。这是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全新委约、根据舒伯特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创作的多媒体视觉剧场作品《逐》。
它不是声乐套曲,也非话剧歌剧音乐剧。它是北京国际音乐节所做的一种全新尝试与探索——把《冬之旅》的意境带到21世纪的当下,带到三里屯。希望对艺术歌曲并不熟悉的观众,或者从别的地方跨界来的观众,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亲近一回古典乐。
古典音乐有另一种呈现,可以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努力尝试的。而今年超半数的演出安排在三里屯橙色大厅与红馆,从单簧管到爵士长号,从琵琶行到霸王别姬,从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到3D迷你歌剧《湮灭》,古典的、流行的、传统的、民族的、循规蹈矩的、颠覆常规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不停实验时尚地标和音乐的融合,“其实也是在尝试古典音乐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而这些实验都证明二者并不遥远。这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之所以能成为‘节’的意义所在,在中山音乐堂、保利剧院、北京音乐厅之外,音乐可以有更多想象空间,可以包围、融入、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说。“今年是第十九届,‘1’时代马上就结束了,明年的音乐节将进入‘2’时代,需要很多新人,新创意,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