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滑轮组轮滑拖拉,再用绳索升降、绳索转移、高空拯救……几个人靠着绳索配合,将自己固定在半空中,再将自己和同伴一点一点安稳地降落在平地上。这不是攀岩或挑战极限,是曙光救援队队员的日常训练。只不过这次有点特殊,请来了香港的石头教练,进行国际通行的双绳技术系统培训。
昨日下午2时,在厦门曙光救援队的队部,10多名身着深蓝制服的曙光救援队队员,围着一个训练支架分组训练。人群中,一个烫卷发、说话风趣,外号“石头教练”的男子引人注意。救援队队员介绍说,这是专门从香港请来的教练,名叫吴计讳。
“正规来讲,单绳技术系统大多用于探洞、攀岩、运动攀登、游绳下降等活动,但作为高空作业进行救援是不可取的,安全系数较低。”曙光救援队成员王刚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操作体系,救援必须用双绳操作。
石头教练说,别看挂着绳子很简单,其实很需要技巧,队员们身上还要带着下降器、止坠器、胸式上升器、手持上升器、脚带、爬山扣等,这些都是专业救援必备的。
在石头教练的示范指导下,队员们专注学习亲身实践,很快就对繁琐的装备驾轻就熟。
救援模拟有人不慎受伤,队员们要将这名“伤者”救到陆地。只见一名队员用手推动手持上升器,带动保护绳上的止坠器,全身借助安全带、脚带等使身体不断上升。“对!用双腿夹住‘伤者’,这样才不会四处摇摆,下降时能起保护作用。”石头教练一边喊着,记者看到,两名队员带着一名“伤者”,缓缓地降回地面。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