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第一波刚开始,就有人被骗了?昨日,市打击治理中心发布新型诈骗案例及提醒,市民隋女士因轻信扫码领取店铺“福利”,被骗逾千元。厦门警方提醒,市民用心推敲“福利折扣”的同时,也要留心各类网购骗局。
事件
三次扫码损失1400余元
10月31日晚上,市民隋女士手机上某个QQ群不断有人发送一则“免费赠送围巾”的“福利”消息,群内有一个叫“进群找我审核”的陌生人添加了隋女士的QQ,对方表示“双十一”店铺做活动,有免费领取围巾的“福利”,可以推荐免费赠送围巾的淘宝商家给隋女士。
隋女士同意后,对方就发送了一个商家的二维码给隋女士,隋女士扫描这个二维码链接到了“送围巾”的商家。商家“客服”向隋女士发送了一个二维码并声称需要隋女士扫描二维码进行操作。可当隋女士扫描了二维码后,手机提示其正在开通“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客服”称领取“福利”需要开通此项功能。
在隋女士操作完成后,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称扫描就可以获得50元的优惠券以及佣金。可当隋女士第三次扫码后却发现自己支付宝账户自动被扣除1436元。
隋女士质问“客服”怎么会扣款时,对方称可能是隋女士名下有两个支付宝账号,存在冲突,导致被扣款,并又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隋女士添加“财务”微信“申请退款”。这一次,隋女士没有再次扫描二维码,而是选择了报警,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
揭秘
开通“免密支付”实为“清障”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分析,隋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网购骗术中“领取福利”的骗局,以往的骗术中,骗子会向受害者发送“中奖”链接获取受害者重要个人信息(如填写银行卡号及密码),进而实施诈骗。不过,这次骗子用了新手段,借着发送“福利”的名义让隋女士先后三次扫码,分步骤实施诈骗。
过程中,隋女士三次扫码各有用意。其中,隐藏最深的是第二次扫码——“客服”发来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实际就是开通支付宝“免密支付”的二维码,骗子为的是消除后续将隋女士支付宝账号中资金转走的密码“障碍”。
【提醒】
保护好个人信息
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在“双十一”到来之际,遇到“福利”“客服”来“敲门”的时候,要保持警惕。
网购过程中,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选择有网上经营资质的商家,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应提高警惕,注意提防和甄别,小心低价诱惑的陷阱。
正规退货、退款环节都不需要提供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请勿轻易将验证码、银行卡余额、银行卡密码等提供给陌生人,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特别要注意不能提供验证码,这是最后的防线。
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据,应先撕毁或者涂黑再丢弃,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洪恒亮)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