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导报记者 孙春燕)越是吃蟹的季节,不能吃蟹的传言就越是满天飞。
继之前蟹黄致癌、大闸蟹靠激素喂养等传闻之后,香港特区食品安全中心11月1日公布江苏两家企业的大闸蟹被检出致癌物二噁英超标。
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蟹了?对此,导报记者专访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理事单位负责人钱志勇,他说,大闸蟹的确容易被污染,所以生长水域非常重要,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风险会小很多。
挑蟹,看水域查蟹腮
说起香港查出大闸蟹含二噁英,钱志勇并没有吃惊,“这个报道我也看到了,其实不光是二噁英,还有此前关于蟹黄、蟹膏处化学物质集中、重金属超标等传闻,说到底都是水域问题”。
钱志勇说,大闸蟹是否重金属超标,首先看生长水域。国内大部分大闸蟹是人工养殖的,具有可控性。若水质、用药等方面检测合格,养出的蟹可放心食用。但很多时候,小型池塘养殖的大闸蟹,忽略了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阳澄湖大闸蟹有行业协会监管,120万平方公里的开放型水域,投药等可能性很小,而且阳澄湖相比其他水域干净许多,出自它的蟹会安全很多。
当然,钱志勇提醒消费者,大闸蟹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并不是蟹黄,而是蟹腮、蟹肺、蟹肝等不食用的部位,打开蟹壳如果看到蟹腮是黑褐色的,最好不要食用,那样的蟹可能就是受到污染了。
至于激素喂养大闸蟹的传闻,钱志勇一笑置之。他说,蟹黄和蟹膏恰是大闸蟹的性腺,如果给大闸蟹吃激素之类的药物抑制性腺发育,就会导致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变少。所以,靠激素养肥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