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著名僧侣多数祖籍泉州
许多市民去菲律宾游玩会发现,当地有许多与泉州佛寺同名的寺庙,如宿燕寺、崇福寺、海印寺等。它们不仅仅是同名如此简单,实际上是由早期泉州赴菲僧侣建造。1937年,泉州开元寺监院性愿赴菲律宾,扩建大乘信愿寺,邀请泉州僧人如满、瑞今、觉定等一同赴菲,被誉为“菲律宾佛教之开山鼻祖”。
宋元时期,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佛教在泉州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泉州僧人到外国弘法、求法,同时把泉州文化带到海外。特别是近代之后,泉州有不少僧人东渡日本、朝鲜、韩国,南渡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建立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的基地。
在新加坡,泉州僧人转道和尚对于当地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913年,转道和尚等泉州僧人一道创建新加坡普陀寺。在他的主持、带动下,新加坡先后创建了龙山寺等20多座佛教寺院。惠安人高参和尚上世纪50年代时为双林寺方丈,在新加坡兴建寺院9座。
曾在泉州开元寺卓锡(僧人居留的意思)的圆瑛法师,是去马来西亚传播佛教的前辈。泉州僧人在马来西亚建造巴生的龙寺、新山宝莲寺和芙蓉观音寺等。新马佛教总会于1949年成立,泉州僧人广洽、宏船、常凯先后担任主席。
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檀香山的玉佛寺、洛杉矶的观音寺、华盛顿的觉林精阁,都有泉州僧尼驻锡(僧人出行到访的意思)。现任泉州开元寺方丈释道元,曾在上世纪90年代在巴西圣保罗观音寺担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