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种民间信仰外,盛传于东南亚地区的还有保生大帝、关帝、城隍、文尊王等。
据悉,目前在东南亚有大量泉籍人士创建的宗教建筑,这些建筑有的甚至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
据泉州佛教协会秘书长吴松柏介绍,从清末、民国年间起,泉籍僧人在新加坡先后创建过20多座寺院。譬如,由晋江安海龙山寺一代高僧转武和尚到新加城开辟的当地的龙山寺,其规制与安海龙山寺几乎一模一样;泉州开元寺的转道和尚创建了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南安雪峰寺的转解和尚则开辟了新加坡的普济寺,后改为普济佛学研究院。据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编的《泉州宗教志》所载,惠安人高参和尚20世纪50年代出任新加坡双林寺方丈,曾在当地兴建佛寺9座。这些寺庙很多都是新加坡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除在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也有泉州僧尼创建的寺庙。“马来西亚的妙香林佛寺是泉州承天寺的会泉法师去开山的,”吴松柏说,“泉州承天寺的性愿法师在菲律宾扩建了大乘信愿寺,又创建了华藏寺。”据《泉州宗教志》所述,赴菲的僧尼不忘祖庭,有些在菲建造了与泉州佛寺同名的寺院。如:原在泉州宿燕寺,1939年往菲的张文莲,于1952年创建了菲律宾宿燕寺;桑莲在菲创建了观音寺;元敬、正义创建了海印寺;妙树、宗莲创建了莲华寺;秀琴创建了天莲寺;清和创建了隐秀寺;元果创建了崇福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