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赖毅)胡英发把武馆开在自己家,家里从早到晚都是孩子们练习五祖拳的身影。这座位于海沧区东孚镇的精英武术馆,找起来不容易,看上去不起眼,可却走出大批武术冠军。在去年的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上,胡英发21个“出战”弟子,人人都抱奖而归,一共斩获了17金。今年的武术大赛,他将带领33位弟子参与多个项目的奖牌角逐。“输赢不重要,今年参赛的学员,有些在我这里学习武术还不到一年。”胡英发告诉记者,习武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孩子有强健的体格,能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武术。
从学武到开馆
胡英发是土生土长的海沧人,1979年,18岁的他不想再当农民了。从小喜欢武术的他,听人说海沧有个武学大师叶峇连,是五祖鹤阳拳第三代传人,就慕名前去拜师。天赋和汗水让他有幸成了叶师父的关门弟子。十年五祖鹤阳拳的练习,让胡英发有了扎实的武学功底。后来,他凭着对弘扬中华武术的执著信念和发展武术事业的敏锐眼光,刻苦练习并时常和他人交流武艺,慢慢被人熟知。
2011年,胡英发带着两个徒弟,参加了一场海峡两岸武术比赛,收获了金牌。那次回到家乡海沧,就不时有亲戚朋友带着孩子来让他教武术。慢慢地,慕名找上门的人多了起来,胡英发开始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克服资金短缺、场地设施简陋等重重困难,于2011年投资创办了精英武术馆。
办馆两年 成绩斐然
办馆两年多来,胡英发把“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作为培养目标,把“德为根,学为基,爱为本,和为贵”作为馆风,把“人人都能成才”作为办馆理念,主张“进步就是优秀”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如今,他的武术馆有了60个学员。武馆开设了传统五祖拳、五祖刀、五祖棍、整套武术基本功、国家规定竟赛套路、长拳、南拳、规定拳、刀术、剑术、棍术等特训队和普通班,让有志于武术和爱好武术的学生得到良好的修炼。
两年多来,众学子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武术馆自2011年6月以来参加过2011年和2012年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术大赛,2011年厦门海西武术大赛,2011年台湾“海峡杯”世界华人武术大赛,2012年厦门国际武术大赛,2012年第六届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2012年和2013年福建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2012年首届中国/新加坡群英武术大赛,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国际南少林传统武术邀请赛,以及晋江、海沧的各类文艺活动表演,共获得金牌75枚,银牌42枚,铜牌12枚,并培养出六位国家二级运动员,为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名词解释】
五祖鹤阳拳
五祖鹤阳拳是福建武术的一大流派,它是由清末福建泉州武术家蔡玉鸣结合了太祖、达尊(罗汉)、玄女、白鹤拳、猴拳五大拳术的精华,发展、创编出来的一个拳种。五祖鹤阳拳的风格古陋、简洁,不尚花巧,出击直截了当,因此在演练时比较不起眼,而真正看出五祖鹤阳拳艺功力深浅,拳术造诣的地方,就是“摇身震胛”的发劲,连绵不断的手法,以及灵活转换的脚法。功法、手法、脚法,这三者正是五祖鹤阳拳武技的三大支柱。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蔡玉鸣有三个门徒来到厦门,分别为翁朝贤、杨捷玉和沈扬德。翁朝贤在厦门开办了“松筠堂”药馆,杨捷玉在厦门港设立“鹤武馆”,而沈扬德则来到海沧新垵设立了“鹤阳馆”,从此五祖拳在厦门及新垵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