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恩自己在泉州,在这里我遇到很好的老师,学校也很开明。”为了不扼杀这位中国文坛的潜在新星,学校老师特意给了他一间单独宿舍,不熄灯不查房,还告诉他如果一年内能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就会原谅他的迟到和旷课。在此期间,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气息开始熏陶着蔡崇达的创作灵感。“真实的文字,才是触动心灵的文字。”
“泉州每条大街小巷我都走过,也是在那段时间内,我开始了解泉州的历史。”蔡崇达很庆幸高考后没有直接去北京,没有被大城市吞没自己的灵魂。“现在很多人说我写的东西很有自己的风格,很有自己的根,很有自己的魂。”蔡崇达开始享受自己在泉州的每一时刻。
大二下学期,蔡崇达成为泉州某报的深度报道主编。
手指扭曲 写作文字超过250万字
大学即将毕业时,蔡崇达立志成为一名媒体人。向学校赊了一年的学费,他带着4775元直奔北京求职。
在《中国新闻周刊》,时任执行总编拒绝了他,蔡崇达悄悄在他桌上留下了3个策划案后离开北京搭上去广东的火车。进车站时,他接到了总编的电话,“当时我怄气了,我想证明过去的努力没有问题。”在广州,蔡崇达用实际行动让《新周刊》给了他机会,媒体之路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