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西街一带的古榕巷内,南外宗正司遗址位于这里。现在,这里已是梨园剧团驻地,仍存有南外宗正司遗址的石碑和一尊塑像。虽然现存文物不多,又深居巷中,但在这背后,有一段历史故事可以述说。
据记载,北宋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府(今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管理赵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后又于南宋建炎间迁至今浙江绍兴。
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外宗正司迁徙至泉州,设在古榕巷内,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皇族聚居地,建筑堂皇富丽,机构设置丰富多样。同年,泉州设立了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二年。据记载,当时在泉州的宗室子弟初期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庆元(1195~1200)中则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绍定年间(1228~1233),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
南外宗正司的设立,给泉州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工具、丝织产品及技艺,丰富了当时泉州的文化。据介绍,司内的人们曾一度生活奢靡,歌舞升平。直至1277年,元将唆都带兵攻入泉州,在城内“尽杀南外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妇幼不能免,备极惨毒”,所有建筑毁之一炬。后来随着朝代更迭,这里曾是织染局、私人宅院等,直至今日为梨园剧团驻地。
(记者/丹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