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一说端午,总会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历经两千多年,代代相传的其实也是这种爱国精神。
历代文人墨客有关端午的作品非常多,其中不乏抒发爱国情怀的: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和端午》张耒·北宋
五月五日午,
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
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
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
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文天祥·宋
也有描述龙舟竞渡的:
石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诗》卢肇·唐
当然也有讲粽子的:
二月春风送嫩寒,
尝新角黍早登盘。
摘来半户青芦叶,
香里晶莹玉一团。
──《沪城岁时衢歌》张春华·清
当我们品读这一首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时,
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瞬间将人带入了诗人笔下的意境,
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诗礼端午”中的浓浓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