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祥芝德亭楼的护厝大门上,刻着“女中豪杰”四个大字。以闽南习俗来说,一般都会在护厝大门或者柱子上刻上一些关于家风家训的内容,以女性为主题的上墙楹联,确实比较罕见。那么,在这座德亭楼里有什么罕为人知的故事吗?
据了解,这座番仔楼是由一位名叫吴乌鎆的女性所造,她是宝盖山雅人,嫁给了赤湖村的蔡德亭为妻,蔡德亭早些年下南洋,与兄弟合作成立长泰公司,经营铁业,生意兴隆,后来蔡德亭因病救治无效在家乡去世。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吴乌鎆主动挑起建造房子的大业,1949年,吴乌鎆主持建造楼房,在儿子们的协助下,经过5年时间才完成了这座番仔楼的建造。这座番仔楼的主楼有32间,护厝9间,共41间,是当年的大户人家,直至今天,仍有吴乌鎆的子孙居住在此。
在蔡氏族人眼里,吴乌鎆克服困难,坚毅勤俭,为了家族任劳任怨,帮助孩子成家立业,无愧于“女中豪杰”四个字,因此在房子右侧的护厝大门上刻上“女中豪杰”四字。除此之外,在这座番仔楼中,还有一对联,内容为:“吴氏淑媛洋楼落成功为谁,鎆娘贤妉护厝再兴福子孙。”以此来歌颂吴乌鎆对家族贡献之大。(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