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热的《北京女子图鉴》已开播过半,讲述的是大学毕业生陈可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在生活、工作、恋爱中一步步成长蜕变的故事。虽然制作方号称这是中国版《东京女子图鉴》,但依然摆脱不了国产玛丽苏的剧情走向。
不过,排除魔幻的设定以及褒贬不一的价值观,《北京女子图鉴》里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身处职场的人思考和共鸣的。
比如陈可面试屡战屡败就是很现实的一段剧情。
故事发生在2008年,一个三线城市女孩跨越千山万水踌躇满志地来到大都市,满怀期待地做着自己万全的计划,一周内找到工作,一周内租到自己心仪的房子,说不定还能在同事中找到好朋友,在路上遇到会相爱的人,一切都应该是这么水到渠成。
初出茅庐的陈可仅靠着自己怀揣的“梦想”,一开口就要价6000块!要知道那时候北京的月均工资只有3700,你得有多大的能耐才能撑得起你的这口气,可以说,过高的期望值成了陈可找工作的毒药。
但是社会给你上的第一课就是永远要做最坏的打算。这个城市用来欢迎一个新人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好粥好饭,而是荷枪实弹。
随着面试屡屡被拒,陈可不仅一点点完善最初word一样随意的简历,也在一千一千降低自己的薪资标准。表情由最初的自信满满变得小心翼翼,讨好着面试官的同时也在讨好这个城市。在现实面前,陈可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自信土崩瓦解。
因为没有一项过硬的技能,她的面试毫无议价能力,还被各种嫌弃和嘲笑。身在职场,没有专业的技能,很难在工作中破局,你自己没有价值,又如何能要求企业为你的“贵”买单?
同样身在职场,你有时常提醒过自己:我究竟拿什么安身立命吗?
前些天,#北京白领平均月薪#的话题突然登上微博热搜,这源自于一张2018城市平均月薪表:2018年人才需求最旺的50个城市平均月薪,北京以10712元位居第一。
很多人会惊呼“拖了后腿”,感叹“大城市,挣钱就是容易”,可排除了那些“被平均”的部分,也还是有不少人凭能力得到了这五位数的回报,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正是一个个如陈可般努力的影子。毕竟,人总是容易看到参照物,却看不见参照物是怎样炼成的。
这个城市,是所有平凡与不平凡的总和,每个人的经历虽然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能力却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贵,但关键是,你贵在哪里?
“你要让自己有价值才可以!”
所以,“自我增值”是我们让自己可以“贵”一些的最靠谱的方式了。
最近,在线英语教育培训品牌——“立刻说”基于自身庞大的用户数据库,针对旗下成人英语和行业英语两大产线的部分用户进行了问卷调研,在学习动机这个问题上,“自我增值”成为排名首位的选项。
由此可见,职场人的自我觉醒,已然成了当下职场的一大共性!对于自身的竞争力和价值感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考虑:你不够强大,连靠自己的资格都没有!
那么该如何进行自我增值呢?没有什么技能,是比学习一门语言来的更直接了。有研究表明,在非英语国家,掌握一门流利的英语,可以提高25%的收入 。你的外语水平,决定了你的职场天花板,机会正越来越多地留给那些掌握一门外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