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企业出口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 实现市场采购货物就近通关
截至6月3日,石狮市场采购贸易厦门关区外出口商品2478.39吨,货值2073.91万元,主要出口商品为瓷砖,主要出口至菲律宾、缅甸等国家。这是5月29日石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现福建省内通关一体化以来取得的初步成效。
5月29日,根据《海关总署 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议定事项,厦门海关积极优化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通关监管机制,将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商品采用通关一体化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范围扩大至厦门所有口岸以及福州关区马尾、江阴、机场、宁德罗源湾、秀屿港口岸,向全省外贸企业开放参与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现通关物流上的全新尝试,进一步拓展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买全国、卖全球”的外向型商贸新格局,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工作。
5月29日,首票采用市场采购省内通关一体化模式的报关单由石狮市沐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向泉州海关石狮办事处申报,出口国菲律宾,货重110.86吨、货值100.67万元的瓷砖在福州马尾口岸实现快速验放出口。“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采购的货物在完成组货后,直接从产地运抵马尾港,不仅节省了物流成本,而且通关也更加便捷。”该公司业务经理叶宏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红利”,“采用市场采购全省通关一体化模式后,我们公司的业务瞬间多了起来。”
“此次推出市场采购全省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转关模式,实现了市场采购货物的就近通关。可减少企业把商品从全省各地运至采购地的出口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直接在出口口岸通关,同时集结了全省的航线优势,辐射到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泉州海关驻石狮办事处综合业务科科长王明乙介绍,福州口岸采购的货物采用省内通关一体化模式在福州通关,比运到厦门关区口岸通关,平均一个柜可节省1000元人民币。”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单票报关单最高限额为15万美元,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泉州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是全国第四批、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批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省内通关一体化模式为参与试点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多灵活选择,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深入推动贸易新业态发展,将进一步助力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买全国卖全球。据了解,2020年1至4月,石狮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49.10亿元,同比增长123.8%,货物向14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出口商品包含家纺类织物、建材、服装等14大类,初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球”商贸发展新格局。
泉州海关驻石狮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福建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订单被取消、延期,在谈订单终止,到港货物无人收货等问题。而市场采购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交易特点,有利于化解订单风险,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为此,泉州海关加大与商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协调对地方政府市场采购贸易联网平台进行功能升级,同时根据市场采购贸易省内通关一体化的业务特点及时下发相关指引;泉州海关驻石狮办事处成立工作专班,采用“采购地一站式通关模式”和“采购地申报、口岸验放”并行模式,着力将石狮国家级市场采购试点打造成福建省稳外贸的新引擎。(兰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