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10时许,拥有860多年历史的关东桥在巨大洪水的冲击轰然倒塌。东关桥属永春东关镇,是泉州大水缸山美水库的畜洪区。同时也是德化龙门滩大水库和永春湖洋镇的水域通道。据当地官员介绍,15日2点多至今,湖洋、东关一带至今的降雨量已达350毫米。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是闽南通往闽中的陆上通道,也是三明通往泉州的必经之道,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海丝之路的德化瓷器也是顺着永春桃溪穿过东关桥而扬帆海外。(晨报记者 万代辉)
东关桥,又称"通仙桥",飞架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的湖洋溪上。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全长85米,宽5米,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800年的永春东关桥塌了
800年的永春东关桥塌了
800年的永春东关桥塌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