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中和中心小学
培养孩子体育技能 开设操场“必修课”
每周一到周五,晋江青阳街道中和中心小学的校园内都有一场“大迁徙”。各年段的孩子们轮流跨班参加社团活动。当天没有社团活动的年段,则需要参加课后辅导,并到操场参加一堂“必修课”——体育锻炼。
南音课堂
走进小学的校园,南音教室,余音袅袅;书法教室,墨香阵阵……教室内的社团活动有序进行,放眼学校操场,是一番“热辣滚烫”的画面,同时着开展跑步、跳绳、篮球、足球、跳绳、跳远……
用一根跳绳,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看看学校花样跳绳的社团活动。训练场地上,孩子们依次排开,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行单人花样、双人花样以及多人花样等训练。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花样跳绳深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
为深入挖掘孩子们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潜力,学校不仅聘请了“外援”,也积极培养老师的“新技能”。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体育锻炼
同样充满特色的,还有学校与晋江机场共建的航空礼仪、科技和气象班等,都是校园的“网红”课程。
学校教导主任苏美元说,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学校充分发挥专职技能老师的特长,开设了70多个社团活动。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学校的课后服务采取的是“2+N”的模式,其中,N为社团活动,2为课后作业辅导+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每个孩子都要参加的,学校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学会一项体育技能。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下午3点多来学校接孩子是不现实的。”苏美元表示,学校下午1点45分上课,低年段的孩子3点20分左右就放学了,高年段的稍微迟一些。学校推行“2+N”后,一二年级差不多5点10分左右下课,高年级在依次往后推。
孩子们在学习花样跳绳
在学校门口,家长王女士正在等着接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儿,女儿今年刚上一年级。
“不用逃班了。”王女士说,女儿一年级3点20分就下课了,按照上班夏时令,这个时间她才刚上班,把女儿接回家又担心没人照顾,也不可能天天带她去单位上班。有了课后服务,女儿可以在学校培养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还能在学校锻炼身体,感谢学校和老师们愿意在放学时间留下来,帮双职工家庭解决接送难题。
据悉,晋江的课后服务已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三年来,晋江持续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方案,各校均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文艺、阅读、科学、体育等活动,调动社会力量,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文化类场馆及爱国主义等主题类基地开展学生研学和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