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26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姚敬敏 陈珠霞 李逸堃 文/图)26日,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泉州市海上搜救应急体系,推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发展,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应急保障。
成立大会现场
泉州的海域面积达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1公里,大小岛屿208个,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和我省“海西”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滨海旅游、深海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在推动泉州海洋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的同时,也给海上应急搜救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三年,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本辖区搜救行动250次,救助遇险船舶57艘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511人,社会力量、海上志愿者队伍在屡次搜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对泉州社会救援力量进行统一协调、部署,更加高效地发挥救援效能,经由泉州兴通港口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泉州新港拖轮有限公司、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泉州市港兴海上义务救援中心、崇武海泳协会、张坂镇海上救助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决定成立泉州市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协会。
在协会成立大会上,会员单位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赵远清当选为会长。
据赵远清介绍,协会目前拥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共52个,日常中遇到的气象条件、海浪、风暴等,以及日益增长的交通、涉海旅游人数,都使得海上搜救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大,希望全体会员发挥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保护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保障航线安全。
当天,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对2023年度国家海上搜救获奖单位(集体)、船舶进行了通报表彰,泉州共5家社会力量、6艘船舶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