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中共泉州革命历史专题展”迎来特殊参观者
借展革命文物 展现伟大历程
在专题馆认真参观、听取介绍
日前,泉州市博物馆四楼展厅内的“红色记忆——中共泉州革命历史专题展”迎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向展览提供借展文物的博物馆、纪念馆工作人员和革命先辈后人以及民间收藏家等。带着对现场展出的270件(套)革命文物的深厚感情,借展人分享了自己与革命文物的故事。□记者蔡紫旻/文 林劲峰/图
前后三次借展数十件藏品
“红色记忆——中共泉州革命历史专题展”由序厅、革命星火、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尾声等部分组成。除了400多幅展板、5处场景展示、8处多媒体互动装置之外,现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陈列柜中的270件(套)革命文物。而这些革命文物大都是来自筹备期间的文物征集。
为了让文物“说话”,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前期文物征集调研中,展览筹备活动所设的文物组成员,先后前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以及泉州各县(市、区)博物馆、纪念馆,并寻访革命先辈后人、民间收藏家等,广泛征集文物。
借展者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令赶赴各地的文物征集人员备受感动。
来自永春的施政强,是一位基层卫生服务站医生。2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他广泛涉猎永春窑、德化窑陶瓷,也收集了许多永春当地的非遗作品,梦想则是能拥有个人博物馆。几个月前,作为文物征集组成员的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带着相关文件材料到访时,施政强没有迟疑:“这么重要的展览,我一定全力配合。我有不少跟革命历史有关的瓷器、报纸等,但是还没有全部整理出来。”说完,他一头扎进收藏室里仔细查找,并交给黄明珍等人第一批写有革命标语的瓷器。
不久,黄明珍收到施政强通过微信发送的新图片。原来,在文物征集人员离开后,他一直记挂着这件事,花了许多时间,仔细地整理瓷器藏品,又从中找到不少革命相关物件。“征集过程中,我们前后去他家三次,带回了几十件珍贵藏品。”黄明珍说。
当天,施政强受邀参观了展览,收到了市博物馆颁发的借展证书。他在博物馆里慢慢地走,认真寻找自己借展的瓷器。“抗战时期,普通群众同仇敌忾,用各种方式表达驱逐侵略者的决心。比如这件永春一中1941年定制的瓷器,上面写着‘壮志吞三岛’,就是要把侵略者赶回去的意思;还有这套由个人置办的瓷器,上面印有‘渴饮倭奴血’,表达的是普通群众对侵略者的痛恨。”他告诉记者,如果今后有其他展览需要,自己也会积极配合,为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出一份力。
烈士后代与小讲解员相见欢谈
“小朋友,谢谢你的讲解,我要把你的讲解录成视频,带回家给父亲看!”在李南金烈士展板和陈列柜前,烈士的曾孙女李桂花拿着手机十分高兴,她热情地揽过小讲解员张锴弘,与他合影留念。来自丰泽区东湖实验小学的张锴弘,得知站在自己眼前的,就是他讲解的主人公李南金烈士之后,也难掩激动之情。
李桂花说,曾祖父李南金烈士是安南永德苏区党组织和游击武装创始人之一,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敌人伏击,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这些年,李桂花查阅了很多资料,进一步了解烈士的故事,也更加自豪:“曾祖父不仅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展许多共产党员,带领大家闹革命,还用医术为穷苦百姓治病,积极传播永春白鹤拳。”在展出的李南金手抄本《历代律诗集粹》的封面上,他写上了笔名“觉因”,李桂花说,曾祖父常用这个笔名发表宣扬革命真理的文章。
如今,李南金烈士故居是永春县文保单位。本次借展的有烈士生前用过的书桌、木箱、砚台、手抄本等。李桂花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先辈们经历过的光辉岁月,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