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29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王黎)近年来,随着湄洲湾沿岸经济的发展,湄洲湾口的船舶交通流日趋复杂,且危险品运输船舶比例较大,带来安全风险。闽南网记者从泉州海事局获悉,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湄洲湾口水域的通航秩序将得到升级优化,由现在的“国道”升级为“高速道”。
示意图
据介绍,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是全国沿海七个重要支航路船舶定线制之一。受福建海事局委托,泉州海事局在全面分析、研究湄洲湾口水域通航条件,船舶交通流特点,船员航行习惯和水上交通事故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研究工作,最终成功出台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
从下个月开始,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要求航经该水域的进出船舶实现分道通航。这意味着来往湄洲湾海域的船舶,要遵守海上“双黄线”、“斑马线”、“红绿灯”、“虚黄线”等严格限制,船舶各自靠右、分道航行,不能随意“变道”、“加塞”,不能占用船舶“应急车道”,更不能“逆向行驶”,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主要由3个通航分道、1个双向航路和2个警戒区组成。其核心地点就是在崇武古城正东方向,以剑屿灯塔为中心,半径7海里的这片水域。船舶在靠近、进出这片水域的时候,需按要求向海事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泉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船舶定线制的实施,从制度上规范了湄洲湾口水域船舶的航行秩序,明确了船舶之间的交通关系,将有效防止和避免进出港船舶发生碰撞、搁浅或锚泊而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损害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