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厦门通”“厦门活字典”的泉州籍知名文史学者洪卜仁,昨日上午因病辞世,享年91岁。
作为地方史专家,洪卜仁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媒体上。洪卜仁对郑成功历史颇有研究,十几年前,记者本人曾就相关文史研究,专程至厦门采访过他。
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国琳介绍,洪卜仁老家在泉州惠安一个小渔村山前村(现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他早年曾在惠安当小学校长。
鼓浪屿作家欧阳鹭英在一篇记录厦门往事的文章中提及,洪卜仁兄弟姐妹十人,祖籍泉州,世代以航海为业。其父洪开昌从小体弱多病,不适合航海工作,只身从惠安来到厦门学做首饰工艺,1930年在厦门港(厦门港冷冻厂旧址)建造一栋楼房。抗战期间,日军强制拆除洪家楼房,说是要建造水上机场。洪家全家人连同祖父母只好从厦门迁到鼓浪屿福建路。
泉州学研究所原所长林少川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在厦大历史系读书时,在恩师庄为玑家中结识了厦门地方文史专家洪卜仁,洪先生是厦门的“百科全书”,记忆力超强,一生奉献给了闽南文化研究与传播。洪先生遇到泉州文史界人士总要讲“我是泉州人”,但凡泉州文史会议,老先生有请必到。据介绍,洪卜仁先生曾考证钓鱼岛属于元代泉州同安管辖。
人物名片:洪卜仁
洪卜仁,1928年出生,泉州籍。历任厦门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等,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厦门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高级顾问、厦门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著有《厦门史地丛谈》《厦门电影百年》《厦门名人故居》《厦门华侨志》《厦门土地志》《厦门旧影》《厦门文化丛书》《陈嘉庚与福建抗战》《闽南革命史》《泉州华侨志》等,涉及面广。(记者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