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打锡街:长不过400米 多少旧址多少名(图)

来源:闽南网 2016-01-06 10:5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闽南网1月6日讯 打锡街长不过400米左右,连接九一街和中山中路,圈成泉州市区最热闹的商街。这是你所熟悉的打锡街,而在老一辈人看来,“打锡巷”叫起来比“打锡街”更顺口,清代以前还被叫做“大泉涧”。

黄宗汉故居

黄宗汉故居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老住户还有不少,那时的打锡巷有各种作坊、民宅,有更浓郁的市井味道。现在走在打锡街上,目所能及的,是一家挨着一家的临街店铺。偶有几条支路与打锡巷相连,拐进去,几乎已是断头。打锡街北侧黄宗汉故居所在的扶卿巷挂着路牌,然而住户无几。打锡街南侧还剩下一条短短的兰桥巷,原本通往文庙泮宫,但近来因为文庙维修巷尾暂被封闭。

  没有老厝边相伴,打锡街显得有些孤独。今天,我们通过两位老街坊的记忆,认识一下你可能不知道的打锡巷。

  老规矩,打锡街的地名里也有你的记忆,或者你还有生活在别处的地名记忆,欢迎分享。电子邮件请发送至邮箱1501629725@纸质稿件请平邮寄送:泉州市泉秀街恒祥大厦16楼海峡都市报编辑部;口述邀约请拨海都热线通95060;微信投稿请关注公众号“花巷”。

黄宗汉故居边的小巷子,红砖燕尾别有味道

黄宗汉故居边的小巷子,红砖燕尾别有味道

听说过“马路黄”吗?我们就是

  口述人:黄孙垒,清末泉州籍官员黄宗汉玄孙

黄孙垒

黄孙垒

  我1936年出生,14岁就离开泉州了,30多岁又回到泉州。先祖黄宗汉的出生地在扶卿巷内,出门就是打锡巷。黄宗汉故居前曾有4块旗杆石,以前还有养马的马房,都面向打锡巷。所以我们黄家被泉州人称呼为“马路黄”,意指打锡巷旁的黄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打锡巷拆迁改造时,我们的老房子很幸运地留了下来,成为打锡街的老住户之一。

  记忆中,打锡巷真的是有几家打锡铺子,在中山路拐入打锡巷的路口。铺子不过是掌柜和伙计三两人,前面是门面做买卖,后面是打锡作坊。打锡铺子里销售祭祀用品,比如香炉、烛台;也有生活用品,比如装茶叶的罐子之类的。当时的打锡巷商铺远没有现在多,民宅还有不少。记得小时候打锡巷的路面是瓦砾铺成的,若是光脚走,还扎脚呢。后来铺上了水泥路、沥青路,马路也变宽了。

  与打锡巷相连的,除了我们居住的扶卿巷,还有一文巷。传说曾有位老人,要求往来经过便道者需交一文“买路钱”而得名。不过这一文巷的确是通往承天巷、小泉涧巷的便道,不少人从这里取道。

  印象最深的是一文巷巷尾巨大的芒果树,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末还存在。感觉树的直径至少有近两米,据说是从井里长出来的。在芒果成熟的季节,孩子们会支起竹梯子,爬上去摘果子吃。因为有这棵远近闻名的老芒果树,所以一文巷也被人称呼为“旋仔巷”(闽南语“芒果”读音)。一文巷的位置,大约在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后门旁边,现在已经鲜有人知了。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永春:按下建设“加速键” 打造产业
  • 破解企业难题 永春推动“知产”向“资产”
  • 桂洋木薯粉条:舌尖上的乡土情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向新而行,打造数字福建“升级版”​—— 石狮市职工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