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旅游 > 泉州美食 > 正文

闽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从一碗面线糊开始

来源:东南早报 2013-06-04 08:44 http://www.mnw.cn/

“若没有吃面线糊,等于没来过泉州。”这是很多来泉州的游客对泉州面线糊的评价。对许多泉州人来说,早晨出门走进一家面线糊店,点一份面线糊,一天的工作生活从此开始。因其简单、快捷又不贵,面线糊已成为泉州的特色“标志”之一。尽管闽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线糊,但口味并没有泉州这么有名,流行程度也远不及泉州。

其实,如今的面线糊不单只作为早餐,可以是点心或夜宵。面线糊,从泉州人的单纯早餐,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统小吃。

传说

泉州巧妇“宴请”乾隆

泉州的面线糊,早已家喻户晓,说起其来历,却莫衷一是。有说最早是家庭主妇烹煮给农耕者的点心。而另一说法则带有神秘的传说色彩。

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来到泉州一个小村庄,不巧这个村正闹饥荒,村民们穷得都揭不开锅。当时,乾隆走进一秀才家中,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将家里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干净后下锅熬出一碗汤,然后用面线碎和木薯粉,做出一碗面线糊。皇帝吃后,觉得十分鲜美,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秀才的妻子佯称是家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帝一高兴,就赏赐了这个巧媳妇,面线糊也随着流传下来。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面线糊来历故事,被人乐道,但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

发展

单纯早餐到全天候供应

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是泉州人身边最常见的传统小吃。可最早的面线糊店是哪一家,泉州本地人也说不清楚。在泉州,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西街一带有不少人摆摊卖面线糊。大部分泉州的市民也觉得,泉州最早、最好吃的面线糊就在这里,为此有“东街肉粽、西街面线糊”的说法。

在市区六灌路卖面线糊的曾焕萍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他的父亲在西街一带经营面线糊,如今父亲的面线糊“事业”已经传到儿孙辈。“我们四个兄弟都在卖面线糊”。曾焕萍说,他五六岁时就帮父亲卖面线糊,那时面线糊只在早上当早餐卖,一碗三五分钱,而吃的多是有钱人。后来,面线糊生意越来越好,父亲就开了店面。再后来,面线糊除了当早餐卖,也当夜宵卖。

“以前八点左右收摊,现在24小时供应。”美食街一面线糊老板谢锡国说,最早面线糊只有油条、卤蛋等两三样配料,只能当早餐卖,如今配料有三四十种,而且现在很多面线糊店,不单卖面线糊,还会卖稀饭、花生汤、糕点等,顾客能吃得饱,面线糊也变成全天候供应。市民也已将面线糊当成泉州传统特色美食,并非简单的早餐。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永春:按下建设“加速键” 打造产业
  • 破解企业难题 永春推动“知产”向“资产”
  • 桂洋木薯粉条:舌尖上的乡土情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向新而行,打造数字福建“升级版”​—— 石狮市职工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