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袭来,在这场紧急“战疫”中,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最紧密的,是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都是“90”后
鲤城区开元街道华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傅章妹是一位“90后”,她已经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多天,昼夜不分,但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想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这几天,傅章妹和同事们连轴转,能睡上一个囫囵觉,已经算是奢侈。
“社区会帮您安排上门采样,您先不要急。”除了要处理各种工作,每天,傅章妹还要接大量电话,各个小区微信群里也总有她的“声音”,她要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问题,并安抚好他们的情绪。“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是舍小家,心里装着社区‘大家’。”傅章妹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洪晓珊正在休产假,但仍坚持在线上帮忙处理各种事务,和大家“云”作战!
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蒋彬泽也是一名“90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工作,白天组织核酸检测采样,晚上又投入到“流调”工作中,蒋彬泽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日夜奋战,严防死守,尽管身体疲倦,但大家总是绷着一根弦,“每次躺下想休息的时候,心里还是挂着事,总觉得手机响了,没办法安心休息。”
连夜奔忙,家里根本顾不上,幸好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每天无论几点到家,妻子都会给他备好宵夜,一份热汤面,就是无言的支持,“作为党员、作为社区书记,关键时候就应该冲在前,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蒋彬泽说道。
她带着丈夫“上阵”
这几天,鲤中街道新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秋霞在朋友圈“火”了,她带着丈夫苏永宁坚守防疫一线,“夫妻档”相互配合和支持,从白天相伴到深夜,他们奔忙的身影感动了许多社区居民。
“因为疫情封控,没办法去南安上班,我就想来帮帮忙,出份力。”苏永宁说,自己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并成了新峰社区志愿者,和妻子并肩作战。白天,王秋霞盯着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各个环节,四处奔忙,他就守好岗位,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人员。到了晚上,夫妻俩又一刻不停地开展流调工作,打电话到深夜。
“每天都要打几百个流调电话,常常打完电话已是凌晨两三点了。”苏永宁说,为了节省时间,这几天,夫妻俩吃住都在社区,早上又得起早赶来布置现场,几乎都没合过眼。远在云南上大学的儿子也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疫情,“我们要开始工作前,都会先发个信息给儿子报个平安,他看到我们的消息,也就放心了。”
虽然辛苦,但夫妻俩在一线也收获了很多感动。王秋霞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社区不少居民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75岁高龄的居民黄慧珠也坐不住,主动报名加入。“阿婆年纪大了,她执意要来帮忙,我们劝不动,只能尽量为她安排一些合适的工作。”王秋霞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居民为了守护家园而行动,更坚定了每个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社区工作者冲锋陷阵,奔走一线,是真正的鲤城“战士”。希望大家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克制!大家的配合,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李莹 吴秋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