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10月29日,由德化县委宣传部、赤水镇党委政府、德化县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爱心厨房”文明实践活动在赤水镇永嘉村举行。
阿公读报 传递党的好声音
活动现场永嘉村热闹非凡,“爱心厨房”开饭前,69岁的退休教师许建成就先给村里的老人们来了一道“开胃菜”——读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我们永嘉村历来有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邻里和睦,相亲相爱,这种好的传统要代代相传。”许阿公铿锵有力地发言,老人们个个认真倾听。
为满足赤水镇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赤水镇依托各村爱心厨房举办为载体,为老人设置免费读报点,发动退休教师、乡村医生等留守老人志愿者加入读报行列,不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活动,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老人们热情很高,时常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互相交流。
红歌汇演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迎朝阳……”活动现场红歌飞扬,演出内容精彩纷呈,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本地小品《千年德化》、川剧变脸、喷火杂技表演等节目一个接一个,老人们掌声、笑声不断。
活动现场的套圈圈趣味活动为老人们准备了牙膏、牙刷、洗衣粉等小礼品,老人们饶有兴致地排起了长队,一个个开心地抱着小礼品。“今天的老人太开心了,我们从来没有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活动,老人们聚在一起,互相问候、拉家常,其乐融融,看到村里的老人这么开心,我感觉组织这场活动很有意义,爱心厨房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持续的办下去,我们希望今天的日子以后成为永嘉村永远的爱心日。”永嘉村党支部书记许华川说。
爱心服务,温暖老人志愿行
“我们村比较偏远,出行也不方便,理发要到赤水街上,今天在村里就能剪头发,而且剪得很不错,太感谢志愿者、感谢政府啦。”老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声回荡在小小的临时“理发店”内。
“心脏骤停,很快就会失去知觉,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到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中志协应急救援队杨建业一边讲授急救知识,一边实际操作演练。县医院的志愿者们现场为老人开展爱心义诊、爱心推拿。
校村结对共建助力发展
“永嘉村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希望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共同办好教育实践基地、创作基地,不断提高学校与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创新、提升党建等各项工作实效,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结对共建新格局。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体验乡村文化、农耕文化,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变化。”德化一中副校长苏诗川说。
“今天我们太激动了在自己的老家能看到我们学校这么多的老师到我们村来一起共建,今后我们也一定要带更多的同学回老家体验生活。”德化一中学生许昕言如是说。
乡村文化:挖出来、说出来、传出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村落的发展,都有不为人知的历史和传说,或是一个历史典故、或是一位人物、或是一个神奇的故事。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乡村文化并没有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全面发掘,导致了“千村一面”的现象再次出现。如何把每一个古老的村落背后的历史故事讲好讲?德化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把一个村的真实文化属性,挖出来、说出来、传出去,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做成乡村文化品牌。
活动期间,德化县委宣传部等多部门通过现场慰问和入户慰问相结合的方式,为老人们送上慰问品、慰问金。(许国玺 陈巧灵 郑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