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封联名感谢信被送至官桥镇政府,这封信上有21位村民亲笔签名和红手印。原来,这是该镇21位常年备受头痛症困扰的村民,联名感谢官桥镇政府邀请省畲医畲药协会副会长钟敬华对他们的精心治疗。
治头痛秘方惠及家乡患者
“长期以来,我们备受头痛病带来的困扰,常年为了寻医问药而奔忙,不仅身体饱受煎熬,也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大负担和不便。”“经过钟先生的诊治,对症服药后,我的头不再疼了……这份情我们不会忘记。”感谢信上的语言充满着对党委、政府以及钟敬华医生的感激之情。
今年来,官桥镇积极把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落地到为民办实事当中。年初,镇党委、政府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在宁德》一书时发现,该书301页记载着一位热心到福鼎市赤溪村免费为村民治疗头痛症的厦门市民钟敬华,祖籍安溪,于是萌生了邀钟敬华回乡义诊的想法。
3月初,镇政府通过各村村委会向村民发放摸底调查表,寻找头痛症患者,按自愿参加、免费治疗的原则登记。3月22日,义诊活动在驷岭村村部开展,因为中青年村民出门较多,且部分患者对疗效有所怀疑,第一次义诊仅有14位患者参加。
然而,正是这14位患者,经过钟敬华的诊治,并对症多次服药后,治疗效果非常好,多数患者常年久治不愈的头痛症竟神奇般治愈了。
上苑村村民林丽芬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坐月子时没做好保护,患上了头痛病,她四处求医,每天都是中药汤,求医问药20多年,却没有任何好转。然而,在吃了钟医生带来的祖传畲药后,头痛病便不再出现。
驷岭村村民廖宝惠今年才45岁,但是患偏头痛史却有20多年,一发作就异常难忍,几乎想以头撞墙,然而在服了三贴药后,疼痛就得到了缓解。还有51岁的林财发,30多年头痛史,经过治疗后也好转……
4月12日至15日,钟敬华在驷岭村村部开展第二次义诊,接收10多位常年患头痛症的村民,多数患者在多次服药后有好转,甚至痊愈。这封特殊的感谢信便是由这两次义诊把头痛症治好的村民联名书写的。
九赴“扶贫第一村”开展义诊
钟敬华祖籍官桥镇善坛村,畲族,后来定居厦门,畲医畲药治疗头痛症秘方是他祖上流传下来的。在厦门、南平、三明、宁德以及贵州省毕节市等地,他的声名早已远扬,多次参加省级机关单位组织的义诊活动,被评为2018年度“厦门平民英雄”。他的秘方义诊故事还要从福鼎市赤溪村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说起。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福鼎市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的电视新闻播出,钟敬华看得十分认真,也非常感动,他打算到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去看一看。到赤溪村后,他发现村里有不少妇女都裹着头巾,询问后才得知这些妇女都患有头痛病。
这时,钟敬华想到了自家祖传的偏头痛药方,此前祖传药方已治好了他家的多位亲戚。“既然亲戚们的头痛已经治疗好了,那么何不拿出来给这些妇女们试一试,也许对她们管用,这也算是‘健康扶贫’吧。”于是,他当场表态,要帮助这些头痛病的妇女们。
没过多久,钟敬华第二次驱车前往赤溪村,带着助手,还准备了中药材及12个炖罐。面对偏头痛患者,他一个个耐心地询问相关症状,只有符合他家祖传畲药的症状才可服药。据钟敬华介绍,他家祖传的畲药针对久治不愈的神经性头痛(俗称头风)、坐月子落下的顽固性头痛、女人例假前后引起的头痛、痛经等具有良好疗效。
“不收分文,免费治疗。”两年来,钟敬华九次从厦门自驾去赤溪村免费送药,亲自熬药、跟踪服药状况,赤溪村还特地为他准备了行医义诊的店面。尽管药材的成本并不低,但他仍乐此不疲,执着前行。
从“中国扶贫第一村”离开,钟敬华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在业余时间,钟敬华还奔走于福鼎、宁化、罗源、福安、永安、顺昌、建阳、贵州金沙等地区,为多个村镇的村民义务治病送药。
“无论走多远,故乡总会留下游子的脚步。”钟敬华告诉记者,他本来就有回家乡开展义诊的打算,正好这次镇政府联系了他。他计划,接下来半年内,将回官桥镇帮助全镇患10年以上的头痛症村民,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解除病痛。然后,争取扩展到全县,为各个乡镇患者免费看病,让自己的爱心温暖更多人,继续走好“健康扶贫”的爱心之路。(记者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