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19日讯(通讯员 林志鑫 魏庭飞 闽南网记者 周怡楠)春耕的号角已经响彻田野,在漳浦县,海上春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鲍鱼养殖户、采购商们积极卖苗、下苗,辽阔的“蓝色田野”上,渔民们掀起海洋养殖的春忙热潮,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海上牧场“春耕”。
近日,记者在深土镇的一家鲍鱼育苗场看到,数十名工人用特制的小铲刀,把指甲盖大小的鲍鱼苗铲下装袋。
该育苗场负责人许松福告诉记者,时值春日,是鲍鱼苗下笼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养殖户就会到基地选苗,并运到海上鲍鱼养殖渔排。他们的鲍鱼苗主要供应本地养殖户,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0%至15%,市场需求旺盛。
据悉,该育苗基地占地10亩,水体面积5000立方米,共有270口育苗池,年产鲍鱼苗2000万粒。
随着旺季的到来,基地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今天上午,我们雇了58位工人,平均每位工人一早上可抓取约2.3万粒鲍鱼苗,合计共抓取约130万粒。”许松福说。
在六鳌镇海域,连片养殖渔排格格相连,随着海水起伏轻轻摇晃。当天上午11时,随着新一批鲍鱼苗的到货,渔民们也迅速行动起来,拆袋、投放、下水等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的工夫,鲍鱼苗们就搬进了鲍鱼笼里的新家。
“今年我共养殖5700笼鲍鱼,占地约2亩。随着鲍鱼价格的逐步回升,我们养殖户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据当地鲍鱼养殖大户郑惠生介绍,春季是鲍鱼投苗的最佳时节,养殖户正抓紧时间完成投苗工作,以确保养殖效益。采购回来的鲍鱼苗会直接被投放到渔排上寄养,之后每15天进行一次投喂。一段时间后,他们会根据鲍鱼的生长速度进行分拣,将大小不一的鲍鱼分类管理,从而有效提升鲍鱼的成长率。
据漳浦县海洋渔业局数据,2025年漳浦县鲍鱼养殖规模较去年略有增长,投苗量达4500万粒。
“我局抢抓春耕生产关键期,指派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鲍鱼养殖户科学控制放苗密度,强化日常管理。”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副主任许志扬表示,他们将通过每日检测水体理化指标、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措施,确保养殖水体稳定,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及水生动物状态,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今年海上春耕有序开展。
近年来,在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和六鳌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六鳌镇海上养殖设施持续升级改造,加之相关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养殖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