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10日讯(通讯员 张伟华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点赞漳州·2023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今日关注漳州市人民检察院。
针对困境儿童易受侵害、且难以及时得到救助的社会治理“痛点”,漳州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创新建立“春蕾安全员”困境儿童保护机制,化“被动受案”为“主动保护”,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安全保护。
聚合“检察官+安全员”保护力量
从源头上化“被动受案”为“主动保护”
建立一支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基层妇联主席、儿童主任为主体,覆盖全部村(居)的“春蕾安全员”队伍。目前,漳州全市共有春蕾安全员2450余名,保障每个基层组织至少有1名春蕾安全员开展工作。创新实施“静默关注”工作法,通过田间地头的闲谈引导,了解儿童实况,避免因频繁走访造成“标签化”风险,实现由“被动受案”向“主动保护”转变。同时,将“春蕾安全员”机制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校园,设立“线上+线下”信箱,主动收集在校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线索,打造校园“青春护航信箱”工作平台。该机制运行以来,主动帮助困境儿童得到有效管护,对“环境关注”儿童建档观护累计5350余人次。
构建“分级管护+跨部门联动”机制
变散打为组合拳
在办理的多起案(事)件中,从教育、医疗、临时安置、监护权确认、抚养关系转移、户口登记等方面为被害儿童提供多层次保护救助。同时,积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链接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源,实现对困境儿童遭侵害案件及时联动、协同保护。该机制运行以来,组建2万余人的“好厝边”巾帼志愿者作为后备力量,设立811个校园“青春护航信箱”。通过“青春护航信箱”,已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6件,会同处置了校园及校园周边欺凌、侵害事件42件,7800多名原无户口儿童落户,144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350名孤儿纳入了保障,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注重“心理修复+家庭环境优化”
变单一办案为源头治理
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把心理修复前置,与阻断侵害同步进行,助推涉案儿童真正走出“困”境。建立一站式办案取证中心,避免因反复询问造成“二次伤害”;取证地点转移到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温馨场所,由心理咨询师等陪同询问,尽可能减轻压力、抚慰创伤。制定《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促推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督促令与“春蕾安全员”制度深度融合。开展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在“一放了之”与“判处刑罚”之间建立保护处分制度。该机制运行以来,为180名涉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支持,其中84人返校就读,22人考上大学,61人实现就业,纳入观护的49名罪错未成年人中已有41人回归校园或实现就业。
推荐阅读:
“点赞漳州·2023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从2016年,闽南网重磅推出首届“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多届。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漳州市各县(区)、市级行政职能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作为和成效。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投票,获得漳州上下广泛认可与支持,并获得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点赞和批示,系闽南网聚焦时政、关注民生的品牌栏目。
活动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以及强大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让百姓更进一步了解政府部门这一年做了哪些实事,成效如何;通过与广大网友的互动,也进一步传播网络正能量,同时鼓励相关部门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营造为民造福的风气。
本届“点赞漳州·2023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民生实事案例,可通过参与单位(部门)自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以及网友推荐等形式参与。即日起,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主办单位: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福建分会 & 闽南网
征集范围:面向漳州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3年以来优秀民生实事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等。每个参与单位限报一个民生实事案例;
征集要求: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明确理由,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后续投票点赞及专家评审;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联系方式;
征集方式: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闽南网漳州官方微信公众号“闽南网漳州”;
征集时间:截至2023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