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 > 南平新闻 > 正文

何以中国 | 朱子文化穿越千年“活”在当下

来源:东南网 2025-04-24 09:13 http://www.mnw.cn/

2.jpg

建阳区考亭书院。

  在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的朱子像前,来自香港一所中学的徐同学行敬拜之礼。他参加南平茶文化之旅,首次到访考亭书院,沉浸式感受朱子理学魅力。他说,过去仅从课本接触朱子文化,此番亲身感悟,让他对南平历史与朱子文化有了全新认知。

  这座始建于1192年的“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是朱熹晚年定居讲学之地。1244年,宋理宗御赐“考亭书院”匾额,使其成为南宋儒学重镇。现存明代石牌坊虽历经五百年风雨,仍保留宋代建筑规制。

  “很多人以为这里是考试场所,其实‘考亭’的‘考’并非‘考试’之意。”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解释,“考”为“考妣”之“考”,表达对先父的追思。

1.jpg

在考亭书院采访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

  朱杰人告诉记者,朱熹在此著书讲学八年,考亭书院堪称南宋最高学府,学生遍至海内外。作为科举体制外的补充,书院以延续儒家道统为使命:15岁前授“小学”,教做人之道;15岁后研儒家经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

  “朱子开门纳徒,只要愿意学的人都可以来。”朱杰人说,这也形成以“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考亭学派”,成为南宋理学的主流学派,书院亦被誉为“闽学之源,理学之巅”。

微信图片_20250423113817.jpg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带动了各地理学和书院以及整个中华文化的空前发展,各地出现书院精舍林立。

  朱熹在考亭不仅传道授业,更专注著述刻书,留下《书集传》《礼书》《楚辞集注》等多部著作,其最重要的《四书集注》也刊刻于此。1200年三月,一代儒学大师在考亭耗尽心血,溘然长逝。

  千年时光流转,朱子思想依然迸发活力。

GetAttachment.jpg

考亭书院。

  “朱子学说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朱杰人认为,朱子文化对当代青年成长颇具现实意义。朱子酷爱读书,其读书法经弟子整理为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理学强调“为己之学”,主张读书为修身而非功利,在浮躁的当下,这一修养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内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朱子“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朱子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本,哲学内核与马克思主义,以及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完全契合的。”朱杰人说,朱子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倡导节制超越伦理的欲望,这与党性修养相呼应,对现代廉政建设有启示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423113807.jpg

  位于建瓯的建安书院致力于传播和研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

  千年文脉,意蕴悠长。

  在南平,朱子文化正从古籍走向生活:在书香建阳、武夷山研学、政和孝道等都成为文化品牌,并推出朱子文化相关旅游线路。在邵武、建瓯等地建设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等,开设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打造以研学为主的文化体验场景。南平还举办考亭论坛、武夷论坛等,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过去不少人对传统文化有误解,视为落后象征。”80岁高龄的朱杰人长期致力于朱子文化的传播,他曾担忧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而疏离传统,如今青年群体用行动给出答案:他们以非遗技艺、数字技术等创新表达让朱子文化“破圈”,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今日中国,处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水’。”朱杰人坚信,经典永不褪色,文脉奔流不息。(记者 卢金福 肖练冰 文/图)

原标题:何以中国 | 朱子文化穿越千年“活”在当下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114.58亿元
  • 全省首个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完成数据资产登
  • 蚂蚁密算发布业内首个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午评:创指半日跌0.55% 游戏、银行板块领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43 调升23个基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台媒:中国国民党新北市党部再被搜查 书 洛江:全省率先!满血版DeepSeek驱动城市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批赖清德不知反省,朱立伦宣战:台民意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