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龙岩 > 龙岩新闻 > 正文

龙岩:打造森林“四库”实现绿富双赢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4-08 08:41 http://www.mnw.cn/

  抢抓春季造林黄金期,对2万亩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修剪枝条,为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施用有机肥;激活森林资源价值,打造“研学”综合体……

  近日,龙岩市林业局与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新罗区打造森林“四库”示范样板实施方案(2025—2030年)》,正式启动总投资超3.2亿元的“四库”系统性生态工程建设。

  作为全省首个将“四库”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区域发展规划,龙岩市林业局和新罗区将通过“三大工程、三大产业、三大机制”建设,在江山、白沙、大池、万安4个示范乡镇实施24个重点项目,着力构建“以林涵水、以林生财、以林聚粮、以林固碳”的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筑基

  打造会调节的“水库”

  4月3日,在新罗区万安镇九龙江北溪上游万安溪畔,工人忙着对2万亩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现在是春季造林黄金期,苗木成活率比较高。”忙着种木荷树苗的工人温师傅说。

  作为“水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万安溪森林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计划通过人工造林2000亩、森林抚育2万亩,补植木荷、枫香等固土保水树种,搭配毛竹、杉木形成复层林结构,构建起“乔木层截流、灌木层过滤、草本层涵养”的立体蓄水系统。项目实施后,该区域森林蓄水量预计提升30%,相当于新增一座中型水库。

  “我们采用‘近自然造林’技术,模拟天然林的垂直分层结构,让不同树龄、不同种类的树木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万安镇镇长邱良锦介绍,该项目特别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林间保留原生植被,为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栖息地。目前,首期400亩示范林已完成种植,成活率达98%。

  为全面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新罗区同步推进三大工程:森林精准提升工程,计划到2030年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生态修复提质工程,重点保护九龙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5个;智慧林业监管工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配备无人机巡航、红外热成像监测等设备,实现森林防火监测全覆盖。

  “预计到2030年,全区森林蓄水量将从6.2亿立方米增至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6%以上。”新罗区副区长吴如荣表示。

  机制创新

  培育可变现的“钱库”

  在江山镇洋北自然村,工人正在对3栋原木结构的森林民宿进行内部装修。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2%,我们打造‘森林+研学+团建’综合体,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项目负责人、新罗区雁翔集团副总经理邱丽莉介绍,该民宿是新罗区“钱库”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建设亲子研学基地、森林课堂等功能区。

  为激活森林资源价值,新罗区创新推出“林票+碳票”模式。“今年初,我们推出股金型‘福林票’,对提高林地生产率、放活林地经营权、打通融资新途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的一项创新举措。”吴如荣说,“福林票”不仅明确股金权益、分红机制,还融入智慧林业管理,全程可追溯,打通了资源变资产、林农变股东的转化通道。

  在白沙镇营边村,86亩林地通过发行40万元林票,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分红1.6万元,林农按持股比例获得收益。万安镇高林村试点“碳票抵押贷款”,7000亩碳汇林获得银行500万元授信,用于发展林下经济。“我们通过探索‘国企+村集体+林农’合作模式,盘活森林资源。”吴如荣表示。

  此外,新罗区还通过发展木竹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林业全产业链升级。到2030年,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达126亿元,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建成森林生态产品交易中心1个。

  产业破题

  建设能丰产的“粮库”

  近日,记者走进新罗区白沙镇官洋村油茶基地,放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吐露新芽,村民正忙着修剪枝条、施用有机肥。

  “今年我们改造了500亩低产林,引进‘长林4号’等山茶良种,预计亩产茶油可从15公斤提高到40公斤。”白沙镇镇长张明玮说,该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建成1.5万亩油茶基地,并投资518万元建设集压榨、精炼、包装于一体的山茶油公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500吨。目前,“白沙山茶油”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在白沙镇营岐村茯苓种植试点,记者看到工人在松树蔸旁削皮、挖坑、放菌棒……“我们最新的种植技术就是在松树蔸旁种植茯苓,茯苓可以吸收松树蔸的营养,更加快速地生长,让松树蔸‘变废为宝’。”种植工人告诉记者。

  在林下经济领域,新罗区创新发展“6+3”林粮体系,涵盖木本粮食、油料、蔬菜、药材等九大类产品。白沙镇利用松材线虫病防治采伐基地,发展茯苓种植2530亩,配套建设初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鲜茯苓500吨,产品销往安徽、浙江等地。此外,万安镇还依托万亩红菇林,投资900万元建设智能化烤房、红菇科普馆,并安装1.5万米生态围栏和智能增湿系统,红菇年产量稳定在30吨,带动周边200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地还规划建设森林食品产业园,重点发展笋竹精深加工、花卉苗木培育等产业。预计到2030年,新罗区森林食品产量将突破8万吨,形成“从山林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实现“山上长粮、林间藏粮”。

  科技引领

  创建好储存的“碳库”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低碳或者零碳民宿正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在大池镇北溪村低碳民宿施工现场,工人在铺设太阳能板、安装雨水回收系统。“建筑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墙体使用保温材料,窗户采用Low-E玻璃,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20吨。”项目负责人赖玉梅介绍,该民宿将配备“碳足迹计算器”,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住宿期间的碳减排量,并参与“碳中和林”认养活动。

  为精准计量森林碳汇,新罗区在白沙国有林场建设了7000亩智能碳汇监测基地,每棵树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光合速率、蒸腾作用等数据。同时,与龙盛集团合作开发的“公务会议碳中和”场景,已为3场大型活动提供碳抵销服务。

  “通过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机制,每亩林地每年可获30元碳汇保障,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风险。”吴如荣表示,到2030年,全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将达4500万吨。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监测—交易—应用’碳汇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市场化实现的新路径,同时也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龙岩市林业局局长林德文对未来充满期待。(记者 罗小春 戴敏 通讯员 温连光)

原标题:龙岩:打造森林“四库”实现绿富双赢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广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朱立伦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520”后全面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午评:创指半日跌0.55% 游戏、银行板块领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43 调升23个基 台媒:中国国民党新北市党部再被搜查 书 洛江:全省率先!满血版DeepSeek驱动城市 批赖清德不知反省,朱立伦宣战:台民意机 石狮三大提升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运会展演太极拳项目省选拔赛在石狮开展 石狮市洛伽寺片区开发建设推进会暨“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