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村里的信访评理室参加调解,很方便,评理员也很接地气、很‘和人意’,调解结果我们是满意的。”说起不久前的一起矛盾纠纷调解,昨日,长汀县馆前镇云峰村村民马某乐说。
据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信访评理工作是深入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截至6月底,我市已建立这样的信访评理室2106个,同时,选聘了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法律工作者、村干部、社区工作者、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及社会贤达等在内的评理员23684名。
如何把信访评理开得好、开得顺、开成“事结”“心结”双化解?我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实行“现场+会场”模式。信访评理是为群众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的地方,方便、“接地气”、顺人意才能被群众接受,除了在固定的评理室开展评理工作以外,还把评理工作放在群众家中、在田间地头、在事发现场。二是开设“网上评理室”。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七个县(市、区)开设了“网上评理室”,用“无线电”架起“有温度”的网上服务工作,既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诉求,又最大限度避免因聚集带来的潜在疫情交叉感染。三是急事随时评理。一些信访事项因较复杂,评理要在信访事项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但是一些棘手的问题就需要评理在小、在早。
“群众通过信访评理放开说事,双方平等公正,起到‘理越辩越明’的作用,达到‘化事结、解心结’的效果!”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 蔡添高)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