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现役的火箭筒较长较重,单兵携带进行战术动作时较为困难
战技性能:远超非制导肩射武器
美陆军信息需求书明确要求:该项目在2020年前要能够实现精确打击1501200米距离内的开阔地及掩体内或掩体后的人员目标、轻型装甲车及车内人员目标,并具备多用途、发射后不管、昼/夜作战能力。可以说,这一款超远、超轻、超准、超静的精确肩射导弹的确令军迷们眼前一亮。
特色之一:超远射程。通常,传统的班组肩射武器以火箭筒、无坐力炮为主,其有效射程在4000800米之间。相比之下,精确肩射导弹1200米的有效射程大大提升了作战效能。此外,航空和导弹研发与工程中心表示,精确肩射导弹最小射程的目标为15米,并要求此次投标方案的最小射程应在30米以下,这一技术指标也是极为苛刻的。
特色之二:超轻重量。精确肩射导弹属于班组火力支援武器,单兵即可携行、机动、占位和发射,在目前单兵负荷越来越重的趋势下,精确肩射导弹积极主动地瘦身,现实意义十分重大。该导弹全套总重量小于6.8千克,总长小于81.3厘米,可以说这两项数据是特别吸引眼球的。又轻又短的精确肩射导弹更加能够满足复杂地形条件下非对称作战对轻便高效班组武器系统的潜在需求。
特色之三:超高精度。虽然信息需求书并未明确表示该导弹将采用集成式或分离式的瞄准与火控系统,也没有要求精度的具体指标,但据外媒推测,美国陆军对精确肩射导弹的平均首发命中概率要求在95%以上,而且对动态目标仍能保持较高的命中率。美国陆军希望这款武器能够实现“五个致命”:在1200米范围内,致命打击土木结构地堡内部的敌人、致命打击水泥工事内部的敌人、致命打击静态轻装甲车辆、致命打击动态轻装甲车辆、致命打击空旷地域或障碍物后的静态敌人。
特色之四:超高安全性。众所周知,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肩射武器在发射时会形成高温高压尾焰,因此无法在密封空间内使用。而美国陆军要求,PSLM精确肩射导弹必须具备密闭空间发射能力,射手在任意时间内从一个带有1扇窗户和1个门的,普通房间内以卧姿、跪姿或立姿连续发射2枚以上导弹,身体不会受伤。
战场展望:致命缺陷引发争议
精确肩射导弹项目若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并列装部队,绝对是一件轻武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装备。然而,在众多非制导肩射武器已大批装备的情况下,精确肩射导弹必将触动多方利益,为此它被列举了多项“致命缺陷”,以贬低它的作用。
缺陷之一:价格昂贵,难以接受。我们知道,任何一款武器,之所以能够被大量采购与使用,除了其优异的技战术性能之外,造价也是关键因素。RPG系列单兵火箭筒之所以能服役70余年,型号多达13种,全球在役超过900万套,主要原因就是安全可靠、造价低廉。可见,性价比堪称是武器装备选购的重要指标。据报道,单枚“标枪”反坦克导弹的造价接近8万美元,是RPG火箭筒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已造成了美军使用时的缩手缩脚。精确肩射导弹性能真要按美军要求那么优秀,就须在材料、制导和控制等方面下足功夫,造价恐怕很难低于6万美元。
缺陷之二:决策谨慎,推进缓慢。其实,美军一直在致力于弥补班组火力的空缺,XM-25型“惩罚者”榴弹枪就是一次尝试。这款武器发射的25毫米微型榴弹带有火控计算机,能够在飞临目标时发生爆炸,用炸弹碎片打击敌人。第101空中突击师在2010年收到了XM-25并将其命名为“惩罚者”,在测试评估结束后他们要求对其作出扩大弹容、增大射程等若干改进。然而2013年2月2日,一支XM-25型榴弹枪在步兵训练中发生爆炸,枪械完全损毁,射手受伤。事故频发的XM-25最终被束之高阁,后续采购计划戛然而止。为此,美军对精确肩射导弹的选择与决策十分谨慎。实际上,早在2015年初军方就已经透露相关信息,但直至今日才发布“创新概念与技术”信息需求书,可见该项目进入备案阶段尚需时日。
缺陷之三:变数较大,前途未卜。当前,美国经济低迷,复苏乏力,能够投入到陆军班组轻武器研制的资金将少之又少。大家知道,在已有众多肩射武器可选的情况下,美陆军极有可能会在新的选项上犹豫再三,致使精确肩射导弹项目前途难料。毕竟,精确肩射导弹可能会和“标枪”反坦克导弹一样昂贵。
按美国陆军对其性能的高要求和自身经费不足要尽量压低造价来推测,未来精确肩射导弹很可能会是部分现役装备的“融合体”,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技术,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郭志 赵志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