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革命时期物资供应站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江有座“红色粮仓”

来源:泉州晚报 2020-09-04 08:40 http://www.mnw.cn/

  晋江市内坑镇亭顶村有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闽南古大厝,被称为“红色粮仓”。昨日记者慕名前往探访。亭顶老年人协会会长曾火炎是“红色粮仓”讲解员。一看到参观者到来,70岁的曾火炎起身热情接待,浑厚的嗓音、精彩的讲解、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让参观者印象深刻。

  “红色粮仓”讲解员曾火炎向参观者展示农具

  亭顶村是晋江市革命老区基点村。革命战争时期,“红色粮仓”是地下联络点、战备物资供应站,这里曾贮藏鞋、衣服、粮食等军需品,对晋江乃至整个泉州的解放起到过关键作用。因几十年来无人居住,古大厝已经破旧荒芜,需要进行修缮保护。

  2017年4月,亭顶村村两委走访村民,调研收集村民对“红色粮仓”的修缮意愿,统一记录在册。考虑到古大厝修缮费用高、工期长、难度大等问题,村两委决定利用协商民主议事会,研究“红色粮仓”修缮事宜。2017年5月,亭顶村组建协商民主议事会,多次召开协调会,倾听村民代表关于修缮的不同意见,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2018年,“红色粮仓”修缮工程启动,并建立家风家训馆,一方面作为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内坑镇红色培训基地的重要一环,是学习教育的体验式课堂、户外学堂。

  “亭顶‘红色粮仓’修缮工程的宗旨就是修旧如旧,除了保护建筑本身的传统风貌外,最大限度还原当年革命时期的生活场景。”亭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马玲说。在“红色粮仓”的入门处,记者看到摆放着粟桶、扁担、篮子、风鼓等农具。曾火炎说,粟桶大概有100年历史,革命时期的“红色粮仓”就是用这个来装粮食,“我们想还原当时的情景,让大家了解革命时期的物资供应站是什么样的。‘红色粮仓’的存在,是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解放战争的光荣见证,我们要把这种荣誉感扎根在心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9年年初,“红色粮仓”正式完工,并开始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截至目前,“红色粮仓”接待参观人数已破万,除了本地的访客外,甚至还有来自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的游客。(记者 许雅玲/文 林劲峰/图)

原标题:革命时期物资供应站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江有座“红色粮仓”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丰泽区“优品出海”项目推介会举行
  • 看见惠安|追思怀远
  • 丰泽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和检查节前森林防灭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联海丝路的百年文化密码(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联海丝路的百年文化密码(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清明节文案发朋友圈句子 清明节思念亲人 看见惠安|追思怀远 看见惠安|追思怀远 平和大溪:文明祭扫筑防线 绿色平安润人 4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下一轮油价是 丰泽区“优品出海”项目推介会举行 以下哪种投资策略有助于降低风险,提高收 以下哪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女性美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