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获批,今年起,30名北京籍初中生将在故宫专家的口传心授下学艺,学成之后,将获得本科学历。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一众文物修复师。但这一行当人才稀缺。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显示,我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这些珍宝中需要修复的比例是37.12%。故宫修复部门也坦言,以现在的修复人员把现存文物修一遍至少还需百余年。
一位故宫修复师直言:“古有‘三十不学艺’的说法,现在招聘入职的新员工多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学艺,手指已经硬了,很多需要手眼配合的技巧再学起来困难很大。”2015年,故宫和国职校联手,首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至今,该专业招收了35位学生,故宫修复专家成为授课主力。但受学历限制,该专业毕业学生想要进宫修宝,还有难度。
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2017年招生规模为30人,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本市正式户籍考生。这批学生的学制和学籍管理按照“3+2+2”培养模式,前3年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为中职学籍;然后由联大培养两年,为高职学籍;再通过专升本转段,最终获得本科学历。该专业通过提前招生的方式进行,最低录取控制线为430分。(记者 刘冕)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